字級:
關稅太傷! 中國經濟成長摔27年半新低
中國公布第3季GDP(國內生產毛額)較去年同季成長6%,遭遇「保6」危機,自第2季成長率6.2%進一步減速,不只低於市場預估的6.1%,還寫下至少27年半來、亦即1992年第1季開始記錄以來最慢增速,貿易戰令中國內外部需求同步衰退並且投資放緩。《彭博》經濟學家警告,第4季成長率有破6%之虞。
除了GDP,中國今日也發布零售銷售、工業生產等重要數據,其中,9月份工業增加值年增5.8%,增速自8月份寫下的逾18年半低點4.4%反彈,且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的4.9%;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7.8%,自8月增幅7.5%加速成長,表現符合市場預期;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增10.5%,同樣與預期相符。1~9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則較去年同期增長5.4%,不如市場預估的5.5%,且增速比1~8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整體看來,好的方面是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零售銷售保持穩定,但投資成長放緩仍然令人擔憂。
數據公布後,陸股上證綜指回吐稍早的漲幅,午後更迅速下挫,收盤跌1.32%報2938.14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基本持平。
近月萎靡的數據凸顯出國內與海外需求均走弱,市場預期北京當局將需要祭出新的政策刺激措施來緩和貿易戰衝擊,以防經濟急遽走緩造成更多失業。
分析師預期今年全年成長率將降至近30年低點6.2%,但由於中國在前幾次寬鬆周期中背負了成堆債務,大多數分析師相信北京採取激進刺激措施的規模有限。中國政府將今年成長目標設在6~6.5%。
《彭博》經濟學家舒暢和曲天石撰文稱,上季成長低於預期,顯示市場預測似乎偏於樂觀,雖然中國第3季成長暫時沒有跌破6%,
麥格理證券駐香港中國經濟研究主管胡偉俊也說,在當前政策立場下,中國經濟幾乎肯定會進一步放緩,由於目前需求不足,政府只能透過基礎設施支出自己創造更多需求,即使是貿易協議也不能替代刺激升級。
滙豐控股駐香港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則表示:「中國經濟面臨內外部的多重不利因素,在全球需求動盪和美國關稅上升的情況下,出口開始收縮。儘管9月份零售銷售和工業生產有所趨穩,
在會動搖信心的美中貿易戰開打之際,
儘管第3季放緩,但今年前3季6.2%
中國經濟放緩使全球成長遭遇考驗。隨著成長放緩,中國減少在世界其他地方的購買,
包括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內的全球政策制定者本周將出席在華府舉
投資者正尋求進一步確認美中貿易關係已有所緩和。
更新:新增陸股收盤行情
出版時間:10:01
更新時間:1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