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情況易被認定贈與 保單移轉小心課稅
【劉懿慧╱台北報導】高資產人士常透過保單做資產移轉及財富傳承,但會計師提醒,一旦保單關係人的安排不慎,不僅無法達成財富移轉或傳承的目的,還可能被認定為贈與行為,產生被課贈與稅的風險。較常發生無償變更保險契約的要保人、無償代繳保費及要保人與受益人不同等3種情況。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吳文賓表示,在「無償變更保險契約的要保人」部分,常有父母以自己為要保人購買保險,待子女長大後,再將要保人變更為子女。
然而,《保險法》第3條規定,要保人負有交付保險費的義務,同時也是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之人,吳文賓指出,因保單具有財產價值的權利,要保人交付的保險費累積利益,屬要保人所有。
如果變更要保人及受益人,將自己應得的保險利益改為子女所有,等於是將財產無償移轉,構成《遺贈稅法》第4條規定的贈與行為,應按截至保單要保人變更日的保單價值準備金,在贈與行為發生日(要保人變更日)後30日內申報贈與稅。
要低於免稅額220萬
其次為「無償代繳保費」,要保人繳納保費的來源,是來自「第三人無償代繳」,吳文賓解釋,若要保人為子女,而保費是由父母帳戶扣款或轉帳代繳,屬於無償代繳,符合《遺贈稅法》規定,視同贈與,若整年度代付保費超過免稅額220萬元,恐遭課贈與稅。
第三是「要保人與受益人不同」,依《遺贈稅法》規定,贈與是指「財產所有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他人,經他人允受而生效的行為」。要保人將其享有的保險利益,無償讓與指定的受益人,並經受益人允受,滿期給付時即視為贈與日,核課10%的贈與稅。
也有許多人選擇購入不動產留給子女,但買賣、贈與跟繼承到底怎麼選?財政部建議,若遺產很多、將來遺產稅負過重,可以考慮買賣或贈與,否則繼承應是較理想的移轉方式。
首先是「買賣」,財政部官員表示,父母與子女若以買賣辦理不動產移轉,父母持有該不動產越久,需繳納的土增稅越少;但二親等內親屬的買賣,除非能提出已支付價款的證明,且非父母給予,證明為真交易、非逃稅,否則一律以贈與論,須徵贈與稅。
繼承移轉土地較省
若以「贈與」移轉土地,則有土增稅、贈與稅,可考慮利用贈與稅免稅額,規劃贈與人逐年贈與220萬元,節省租稅負擔。
官員認為,除非財產很多,遺產稅負擔很重,否則由「繼承」移轉土地較合適,除免課土增稅,遺產總額中還有相當多的免徵項目可以扣除,包括免稅額1200萬元、喪葬費123萬元、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50萬元,合計至少有1373萬元的遺產課不到稅。此外,若子女繼承後再將土地賣掉,土地前次移轉現值也會以繼承時的公告現值計算,也能降低土增稅負。不過,若想把不動產留給特定繼承人,就必須在不侵犯特留分的前提下,用遺囑方式指定。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財經》
新聞-
台股明年喊衝13300點 資金潮+轉單效應 法人多看旺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綜觀明年經濟局勢,2020年台股將是「禍福相倚、劇烈震盪」的格局,指數將在10000~1250...
-
金價明年續強 攻1600美元
金價正邁向2010年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表現超越彭博商品現貨指數,今年在貿易戰、美國聯準會3次降息推動下,傳統避風港的價...
-
台積11月營收1078億 續創新高
針對第4季營運展望,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日前在法說會指出,以美元兌台幣匯率30.6元計算,第4季營收約1020~1030億...
-
從哪裡跌倒 就在哪裡躺平
什麼發現呢?就是倒會的案例,十之八九都是老會頭、老會腳在養了會腳十幾二十年後「捲款潛逃,不見人影」,也就是你本來以為賺了...
-
Fed前主席 打怪巨人沃克辭世 以20%超高利率抗通膨猛獸 馴服「大到不能倒」
經濟學者出身的沃克,最著名事蹟是在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與雷根(Ronald Reagan)執政時期...
-
厲害了我的豬 中國通膨飆4.5%
儘管中國豬肉價格已連跌4周,目前已自11月1日高峰回檔逾20%,但生豬產能恢復仍需時日,難抑CPI漲勢。彭博經濟學家曲天...
-
金控海外賺翻 1515億新高 Q3補回去年全年虧損 Q4續看好
不過,近期國銀海外聯貸案先後傳出上海國儲能源及新加坡MMI出現未還款的狀況,引發外界擔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大家都要...
-
金控曝險部位 中港大減千億
據金管會統計,16家金控集團對中國曝險第3季降到2.55兆元、季減942億元;減幅3.56%;對香港則降到0.96兆元,...
-
旺宏30周年超嗨 員工每人獎金1萬
吳敏求在信中提到,30年前旺宏除了人以外幾乎都沒有,既無政府奧援,又進入一個最艱苦的商業模式;既要兼顧技術,又要花錢蓋廠...
-
11月出口翻紅 3亮點 資通及對美出口新高 設備進口激增
財政部昨公布11月進出口統計,出口金額285.83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次高,年增率3.3%為13個月來最好的表現;累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