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香港的夢與現實
張鐵志/文化評論人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這是香港著名的抗爭歌曲《自由花》中的一段歌詞。
全世界在過去十幾年都一起目睹香港這個東方之珠如何在一國兩制下一點一滴喪失了自由與自主,曾經的光輝燦爛似乎越來越暗淡。然而,香港市民從未放棄抵抗,從未放棄他們的自由夢。
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遊行,為了反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會侵害思想與言論自由。他們成功了,並激發了一個新的公民社會時代來臨。在那之後,從社區運動、爭取集體記憶的保存、反對高鐵、保衛菜園村、要求土地正義、同志運動等等,新的價值、新的運動,與新的本土論述被提出。香港不再是以往「中環價值」主導的香港,而是一個夢與現實鬥爭的偉大城市。
2012年秋天我去香港工作。1個月前,一群中學生成立的組織「學民思潮」經過了2年的組織,在夏天之末佔領政府總部,要求政府退回國民教育,最後10萬人穿著黑衣包圍政府總部。他們成功了,政府退回了法案。
人們更加激昂而亢奮了。2013年初戴耀廷教授提出「佔領中環」的想法,整個社會開始熱烈討論著如何爭取一個屬於他們的民主。
然後是2014年9月開始的2個多月的雨傘運動,他們在馬路上創造了一個街頭烏托邦,彷彿夢就在眼前。讓全世界看到一把雨傘如何成為抵抗政府暴力的象徵,看到香港人爭取民主的決心和意志。只是2個月的佔領行動,北京政權和港府沒有退讓,真民主依然遙遙無期。
2015年春天,我結束了在香港2年多的工作,回到台北。傘運剛結束不久,心中對這個城市充滿不捨,擔憂它的未來。果然,接下來幾年,北京更加大壓迫力量,更多自由消失了,香港公民力量確實也陷入低潮期。
一方面是整個社會瀰漫著無力感與挫折感,一般的示威遊行已經難以動員。另方面新的激進本土思潮——主張「勇武」和港獨,獲得更多青年支持,甚至在旺角爆發了所謂「魚蛋革命」。但這股「本土派」力量在遭到政治打壓後,找不到政治代理人和進一步的論述,陷入困局。
而原來更長期投入社會運動的參與者被選入立法會,卻有許多人被剝奪資格,意謂著這個威權體制封閉了體制內的改革路線,讓運動團體苦思各種可能性。
2017年的香港回歸20年,抗爭者依然在街頭抗爭,但卻掀不起更大的波濤。知名作家陳冠中在小說《什麼都沒有發生》曾寫過:「1998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1周年,放假1天,什麼都沒有發生。」在香港回歸20年的這天,這句話彷彿適用。
但北京真以為可以無止境地壓迫香港,囚禁佔中的抗爭領袖,已讓多少人憤怒心痛。而這個《逃犯條例》,更讓人意識到一國兩制的破產,再次引起強烈而廣泛的反對。因為香港人已經爭取不到真民主了,但起碼原來允諾的「一國兩制」是讓他們享有原先擁有的自由與自主,可是回歸之後,香港的各種自由一再侵犯,法治一再被破壞,警察在傘運中成為公權力的打手,中聯辦越來越把黑手伸進香港,讓公民對這個政治制度不再信任,讓「兩制」成為巨大的謊言。所以他們怎麼能不站出來?
一場新的抗爭正在展開。我相信,或者希望,一如2003年的七一遊行,這次的百萬人遊行會是一個新的公民抗爭時代的再開啟。
惟有奮力讓夢成為現實,才不會讓現實變成為一場噩夢。台灣人也必須謹記。
關鍵字
張鐵志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論壇》
新聞-
謝金河專欄:台灣下回合要面對人才爭奪戰
謝金河/財信傳媒董事長在美中貿易戰中,最早說出貿易戰帶來供應鏈調整,台灣及越南受益,未來每年GDP成長會增加1~2%,並...
-
台少盟葉大華:兒盟買房爭議 凸顯募款市場共益問題
葉大華/台少盟祕書長最近臉書上蠻多人在談兒童福利聯盟因花3.7億元買樓爆退捐的爭議,其實NPO(指非營利組織)被房事困擾...
-
張潔平專欄:時代密碼
張潔平/Matters項目發起人網上貼出一間香港咖啡館的圖片,wifipassword是3張圖片,前兩張都是地鐵車廂的打...
-
【國際蘋道/義大利】饒祐嘉:當威尼斯來到海拔「6呎之下」
義大利特派員:饒祐嘉/威尼斯IUAV建築大學博士生2019年11月12日,將在威尼斯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曾經到訪威...
-
洪浩唐:脫口秀的品質與行規
洪浩唐/《給我報報》總主筆日前網路節目《博恩夜夜秀》因替國民黨彰化縣立委候選人張瀚天錄製影片,並在節目中播出,而引發部分...
-
國中數學老師:莫忘PISA評量的初衷
林柏寬/台南市國中數學輔導團員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簡稱OECD)公布「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2018」(簡稱PISA)的結...
-
香港公民黨主席:香港,該走的不走
梁家傑/香港公民黨主席香港立法會25名民主派議員聯合動議彈劾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一連兩日 (12月4和5日)接近10小時的...
-
【名采】瞿欣怡專欄:只是多了些幸福的人
瞿欣怡/作家五月二十四日,跟太太登記結婚後,我們先籌備了婚禮,接著又計劃了蜜月旅行。過程中看起來好像很幸福,也確實幸福,...
-
【名采】楊索專欄:70年代最末的冬夜
楊索/作家那兩年,夏天也是冷的,冬日就更嚴寒了。原本,我是對政治敏感度不高的人,生活的主題是獨立求生,沒有心力想去關切生...
-
【名采】褚士瑩專欄:為什麼我沒有想像力?
褚士瑩/法國哲學踐行學院教練、作家到底是貧窮還是富有,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兩年前,網路上流行一種說法,叫做「貧窮限制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