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立法會前主席爆料 特首當初誤判情勢堅拒撤回修例
香港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上個月接受法國學者訪問,昨晚訪問內容曝光,曾鈺成表示支持特赦抗爭者,又「踢爆」內幕稱,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6月9日有100萬人上街遊行厚,仍堅拒「撤回」送中惡法,那是因為她低估民主派人士的強烈反對,也認為北京和建制派不會支持她撤回惡法。
隸屬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的曾鈺成,先前曾建議林鄭月娥在法院完成審訊後特赦抗爭者、9月時又批評林鄭提出4大行動後無助平息局勢。Hong Kong Free Press昨晚刊出曾鈺成接受法國學者白夏(Jean-Philippe Béja)的訪問,他除重申支持劃線特赦外,更「踢爆」,林鄭月娥聲稱害怕損害警隊士氣,而不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曾鈺成指不少前線警員實際上支持成立調查委員會,認為可還他們一個清白。
資料顯示,白夏在10月訪問曾鈺成,未知是在《金融時報》報導北京擬撤換林鄭之前或之後才受訪,當時香港的反送中抗爭尚未演變至多區同時遍地開花,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韓正則在11月中先後接見林鄭,平息換特首消息及支持警隊執法。這段訪問最初於11月5日在法語媒體Mediapart刊登,法文標題為〈香港:政府應該特赦〉;Hong Kong Free Press昨晚(16日)則以英文刊登該訪問。
據報,曾鈺成在訪談中分析反送中運動大規模爆發的成因,指香港市民2017年無法一人一票選特首,同時未見普選時間表,加上社會不平等、貧富不均、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覺港府偏向大財團,也導致社會將不滿轉化為仇中情緒。但他重申支持《逃犯條例》修訂,指過去22年,香港從未移交逃犯至大陸,但中國則在香港有需要時移交逃犯來港。
問及為何林鄭拒絕撤回惡法,曾鈺成「爆料」指林鄭最初沒想像到民主派強烈反對惡法,甚至要阻止草案在立法會通過,又指撤回會令北京政府惱怒,並非因草案極重要,而是涉及管治問題,認為一旦提上立法會議程就應通過。但在6月12日(示威者包圍、衝擊立法會)後,林鄭意識到無法在立法會硬闖關,因此向北京匯報,由於她與北京都覺得草案旨在堵塞法律漏洞,原意沒錯,只是低估民情反彈,故中央叫她暫緩,諮詢公眾後提交草案。
但林鄭提出「暫緩」草案後,市民並不接受。當示威者提出五大訴求,就演變成政治對抗(political confrontation),曾鈺成指建制派黨友亦怒火中燒,因為他們一直護航修例、協助向外解釋有立法需要,惟林鄭突然宣佈「暫緩」。曾鈺成相信林鄭認為若撤回(草案),其支持者及北京都不接受,最終令事件越來越「不理性」(irrational)。但翻查資料,曾鈺成過去也曾強烈贊成快速修訂《逃犯條例》,他在5月時提出,稱唯一打破僵局的方法,是政府將草案繞過法案委員會,直接提交立法會大會審議,結果導致6.12及7.1衝擊立法會事件。
林鄭之後曾邀請社會各界到禮賓府溝通,曾鈺成是座上客之一。他引述當日不少人指港府若要民間展開對話,必須做些實事,有需要獨立調查,惟林鄭卻指「不可能」,警隊會反對,稱警隊士氣已經「低落(quite fragile)」,政府不能再做任何事損害警隊士氣。
曾鈺成甚至懷疑林鄭甚至向北京指有需要振作警隊,令北京政府全力撐警(Perhaps she told Beijing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boost the police’s morale, and therefor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me in support of the police)。
曾鈺成指,政府強調溝通之時,回應五大訴求才是關鍵,諸如重啟政改,但短期內難有共識,惟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卻是最可能達成的訴求。他聲言民建聯私下也促林鄭成立,惟對方拒絕,故民建聯不便公開說明,又指黨友也不希望一如撤回草案一役,再被政府「出賣(Don’t betray us again)」。曾鈺成更引述消息指,不少基層警員亦未有反對獨立調查,「認為是還他們清白的途徑(as a way to clear their reputation)。」
雖然林鄭否認與「勇武派」對話,曾鈺成卻指對方確實有與參與暴力示威的年輕人交流,又重申北京中央至今無意介入(they have no intention to interfere),只想香港市民譴責激進行為。他也期望示威者停止暴力,坦言在反政府情緒下,建制派在區選可能敗陣。
有傳言指港府或延後區選,曾鈺成強調民建聯核心大多支持面對現實如期舉行,指港府若以《緊急法》押後選舉影響更大,必定禍延明年立法會建制派選情,因為選民會將延後選舉要他們「還債(pay for that delay)」,強調港府必須確保11.24選舉不受干擾。
曾鈺成在訪問重提其特赦建議,指政府可特赦未犯嚴重罪行的示威者,以及為特赦設定一個期限,劃線後的市民若仍然參與暴力示威,不能獲豁免。但曾鈺成明言有一些人反對,認為犯事者須負刑責,否則會鼓吹暴力。
他意有所指稱,反送中運動的四方參與者,包括示威者、市民、港府及中國中央政府,最大問題正是最虛弱(weakest)的特區政府,繼而點出三大問題:「欠缺強勁的決策機制、特首只聽從強硬派意見,以及沒有政治人物能夠承擔責任。(There is no strong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The CE listens to the hardliners, and there is no politician who could take responsibility)」(香港《蘋果動新聞》報導)
想知道更多,一定要看……
【理大激戰】港警拘捕所有離開校園人士 有抗爭者前往營救
抗議港警施暴 多倫多大學發起絕食運動挺港示威者
抗爭不斷 港教育局宣布明日繼續全面停課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相關新聞
- 香港問題難以國際法解決 學者料英廢除《中英聯合聲明》機會微
- 港抗爭者英領館外紮營 促廢《中英聯合聲明》奪自決權
- 證據不足照控暴動?港人斥只為恫嚇抗爭者
- 香港旺角巴士被打爆玻璃 便衣警埋伏粗暴制伏抗爭者
- 《時代》年度風雲人物揭曉 環保少女桑柏格擊敗香港示威者奪魁
- 朱立倫籲支持「難民法」 國民黨:凸顯民進黨操作「反送中」議題
- Google香港年度熱搜字 「連登」「Be Water」勝過何君堯
- 挺香港人追求民主 朱立倫呼籲國民黨支持「難民法」
- 不想為港監警會調查警暴背書 國際專家集體請辭
- 抗爭半周年海外港人再進化 「革命不會一夜成功」
- 考慮美國務院意見 史丹佛停全年「暴大」交流
- 美多間大學停派交換生赴香港 昐早日解決社會問題
- 感嘆抗爭者為公義賭青春 香港逆權大律師從政
- 中共向小廠查客戶政治立場 港商:大家都怕講政治
- 香港催淚彈禍及老小 醫生指點如何自救
- 國際人權日 美國務卿批中國侵害香港自由
- 國際人權日港人約金鐘集會 回顧半年人權血與淚
- 《時代》風雲人物前5強 習近平掉出榜外
- 《金融時報》:如文革互批鬥 香港和中國員工陷分裂
- 吳釗燮受訪談香港 「會與國際社會一起協助」
《最新》
新聞-
川普希望落空!Fed維持利率不變 止步3降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台北時間凌晨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1.5%至1.75%,符合外界預期,今年來Fed...
-
印度修正公民法挨批歧視穆斯林 恐遭美制裁
爭議頗大且引發印度東北各省抗議的公民法修正草案,周三(11日)在印度國會上院通過,完成立法程序;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已...
-
拒讓中國洗腦歐洲學生 比利時頂尖大學終止與孔子學院合作
中國近年頻頻透過孔子學院干預他國的教育、輿論,試圖封殺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六四天安門屠殺、鎮壓圖博(西藏)、新疆集中營等...
-
香港問題難以國際法解決 學者料英廢除《中英聯合聲明》機會微
目前在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紮營的留守青年抗爭者促英方廢除《中英聯合聲明》,認為只要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單方面向中國提...
-
港抗爭者英領館外紮營 促廢《中英聯合聲明》奪自決權
香港一場修例風暴,令不少人提前20年思考「二次前途」問題。有97後新生代趁英國大選在即,連日來留守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要...
-
丹麥媒體:中國威脅法羅群島 不用華為設備就取消貿協
丹麥媒體報導,中國政府威脅北歐小國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若不同意使用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供應的5G設備...
-
【車展Suzuki焦點】Jimny特仕車加美車模搶鮮瞧
Suzuki在即將來到的台北車展(12/28-1/5)準備給車迷什麼樣的饗宴?Suzuki Girls 漂亮美車模是一定...
-
詭異90度轉彎!轎車深夜衝撞國小側門 駕駛命危
一名50多歲的男子駕駛轎車從嘉義市往民雄鄉行駛,昨天深夜11時49分行經興中國小路段時,突然衝撞國小側門。男子受困車內昏...
-
證據不足照控暴動?港人斥只為恫嚇抗爭者
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五大訴求中,其中一項是「撤銷定性6月12日集會為暴動」。不過運動歷經多月,6.12距今亦已半年,警方多次...
-
北海道北端深夜發生極淺地震 震度5弱
日本北海道宗谷地方北部周四凌晨1時9分(台灣時間今天凌晨0時9分)發生規模4.4地震,據日本氣象廳表示,震源深度「極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