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房市火熱,但卻出現紅單之亂、甚至是民眾捧著錢夜排買房也買不到的亂象,引發諸多民怨,迫使政府出手整治,央行直接在本月7日突擊式對投資客、建商祭出限貸令,之後行政院、財政部也接連跟進出手,而即便此次政府本意是避開持有3戶房屋以下自住客的「打炒房」,但富旺國際開發董事長暨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林正雄則呼籲:「考量到繼承、置產、自住等合理需求,政府應該在一個家庭(持有)6戶內不要去打房。」

林正雄指出,全台名下未持有房屋者,其實只佔了整體的12%,為了順應12%的民意來打房,打到的就會是佔了88%的房屋持有者,而其中有不少夫妻檔,可能會各從父母親手中繼承一戶舊屋,然後各自又買了一戶來居住與當成投資理財規劃,甚至在小孩出生後也會用自己的名字先幫他們各買一間新屋,「這些人不是投資客,都還算是在正常住宿的範疇內,所以這樣算起來,其實政府應該允許一個家庭能共同持有6戶,才是比較健康的」。

林正雄更表示,其實當前內需產業佔了全台37%的GDP,而現在各國都還處在疫情期間,都在專心救經濟、對產業進行紓困中,好不容易在國外資金回流、QE的利多之下,整體房地產業有所起色,打房政策一出,就很容易造成產業受傷,在年底可能還會有3萬戶左右的重大交屋潮之下,就預計會有4000~5000戶受到影響,可能出現斷頭或者訴訟糾紛,「目前還不是理想的打房階段,其實只要等到短暫的QE狀態恢復,房產業就會恢復原有的健康狀態」。

「打房真正受害者是消費大眾」,林正雄解釋,過去政府多次打房手段,都是透過金融限縮以及加稅的手段來實施,當然民眾目前看到政府針對投資客與建商來打房會覺得心理爽快,可是若建商售到影響,甚至面臨加稅,金融政策上的靈活度縮減就會變成由消費者照單全收,而加稅後民眾也會很有感的發現一切竟都回歸到自身身上來承擔,「所以說若政府還要用加稅方式來打房,是非常不利的,不僅沒有公理正當性的,甚至還會使民意反撲」。
至於打房後究竟會對整體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新業建設名譽董事長暨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榮譽理事長穆椿松指出,目前對於自住客的影響較小,不過對於投資客的影響就比較大,而對建商來說,所需準備的自備款也多了一倍,對於那些銀彈充足的大企業來說影響較小,不過小企業影響就會很大,「在選擇性信用管制之下,確實能夠管控建商的獵地量與推案量,但在造價成本不可能往下跌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房價可能會先持平,但中長期看來,也不會有所下降,因此可能會開始看到建商為了維持一定利潤,出現先建後售的行為」。(陳昱均/台中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