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習近平的經濟政策GG了
首先要矯正一個觀念,那就是:中共「十八大」之後,曾經一度在媒體上有了一個新名詞,叫做「李克強經濟學」,其內涵就是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這個概念很快就破滅了,因為後來我們看到的是,中共傳統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管政治,國務院總理管經濟的「雙駕馬車」的領導模式已經被習近平打破了,現在的經濟決策固然由李克強出面執行和解釋,但是背後的決策者是習近平。所以,沒有什麼「李克強經濟學」了,只有「習近平經濟學」。而現在,習近平經濟學的效果,用網絡上鄉民的語言來說,顯然是GG了。
我們知道,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特點,就是投資拉動。基建帶動土地開發的熱潮,再加上地方政府在稅制改革後的財政飢渴,同時開始推動房地產行業的投資,迅速成為與基建和出口並重的主要經濟推手。投資拉動型的經濟增長固然成績亮眼,但是後患無窮。中長期來看,主要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投資效率下滑、基礎設施建設效率低下、銀行不良貸款增加等。在這方面,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溫家寶主政國務院時期,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而進行的「四萬億」財政擴張計劃。儘管這一措施使中國經濟增長在2009年底復蘇,但也引發了新問題,包括債務過多,房地產市場過剩,地方政府金融風險加劇。
習近平上台之後,提出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說法,主要內容就是要擺脫過去的一味拉抬GDP,刺激經濟增長的模式,而讓經濟發展速度逐漸穩定在7%左右的低速,而著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市場作用的加強。這,就是習近平經濟政策的基本主張,也是與過去的以財政擴張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做出的鮮明區隔。嘴上說得固然好聽,但是事實上,這樣的新常態有做到了嗎?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連跌34個月,成為中國經濟通縮的最大潛在風險,這其實是老問題了,更多的還是因為自身的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所致。日本的經濟從過去失去的30年一直到現在,基本上一直就是與通貨緊縮作鬥爭。從中國過去對抗通縮的經驗來看,基本上都是通過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走出通縮泥潭。那麼,習近平有什麼新的辦法嗎?沒有!從現在來看,首先,基建投資仍舊是化解產能過剩的最大推手。中國國務院去年底已批准總投資額逾10萬億人民幣的七大類基礎設施項目,其中今年的投資額超過7萬億元。其次,就是從去年11月開始,人民銀行連續三次降息和二次調降銀行存準率,以刺激投資的增長。而第三,也就是最新的做法,就是人為地推高股市,幾乎可以說是故意地製造股市泡沫。習近平經濟政策的三支箭,統統是財政刺激為導向。可見,習近平經濟學完全是穿新鞋走老路。
從「李克強經濟學」到「習近平經濟學」,實際上就是從結構性改革退回到以量化寬鬆刺激經濟增長的舊路上去,這其實就是「深化改革」的停頓。這樣發展下去,舊有矛盾非但不能解決,而且還會繼續積累下去。如果這樣的經濟刺激政策能夠挽救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也就罷了。但是溫家寶的四萬億沒有能夠解決問題,習近平的七萬億就能解決嗎?當然不可能。匯豐銀行最近公佈了中國今年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由5月的49.2升至49.6,仍低於代表景氣榮枯分界線的50,這已經是連續四個月該數值陷入萎縮,顯示前一階段的中國政府的貨幣釋放,成效非常有限。而股市大漲,對消費支撐力道很小,據估算,股市指數增長10%,僅僅能使得消費增加0.2%,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總體來看,中國經濟下行的趨勢勢不可擋。
顯然,習近平的經濟政策GG了。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論壇》
新聞-
江榮祥:中國辦世界律師大會的黑色幽默
江榮祥/律師、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委員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宣示國際合作促進對人權的...
-
朱宥勳專欄:亡國感不假外求
朱宥勳/作家2020年的總統大選,最熱門的關鍵字當屬「亡國感」了吧。以此為選戰主軸,民進黨從2018年底的大逆風一路打到...
-
香港浸大陳成斌:香港面臨深層次的人權危機
陳成斌/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助理教授香港於12月8日再經歷了一次數十萬人的遊行,而這次遊行把香港問題和國際人權掛鉤,可說是...
-
賀陳旦:衝高標金外 更需哪些5G政策?
賀陳旦/曾任中華電信董事長政府12月10日開始標售5G頻譜,屬商用頻譜;12月5日院會中特別宣布預留有5G頻段,是為專用...
-
徐光蓉:氣候變遷表現下跌 台灣須轉型了
徐光蓉/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5次締約國大會正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12月10日看守德國(Ger...
-
【國際蘋道/德國】黃哲翰:「Made in Germany」會走下神壇嗎
德國特派員:黃哲翰/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院博士生鑑於年中以來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日前「中國電文」所證實之新疆再教育營大規模迫...
-
楊照專欄:施明德的微笑
楊照/作家美麗島事件40周年,請容許我再說一次(多年來寫過說過很多次了)從事件到後續軍法大審中,讓我最為感動最為難忘的一...
-
社工馬志政:選舉熱潮中被淹沒的流浪者心聲
馬志政/社工人員這幾天的強烈低溫確實讓我們感受寒冷的威力,已經有人在這波寒流期間發生猝死的事件,不知道在街頭上的遊民該如...
-
【名采】廣告小妹專欄:女人四十又單身
廣告小妹/部落客某個風和日麗的一天,我收到好姊妹阿冉傳來簡訊狂推我看台劇《俗女養成記》。由於她隔三差五地來詢問觀看進度,...
-
邱志偉:美麗島事件40周年對現今政局的啟示
邱志偉/立法委員 美麗島事件正式邁入了40年,這起繼二二八之後最大的政治浩劫,國民黨以此事件大搜捕、清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