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薩迪那的心事】話在心裡口難開

張馨方/蘋果國際觀察員、美西
8月是留學生和新移民開始陸陸續續到達美國的旺季,工作室裡也多了些在文化適應上需要協助的案例。最近一位學生,能來到名校,英文底子肯定是不錯的,但是他滿臉挫折,因為他總擔心別人會因為他講英文有鄉音而瞧不起他,這一擔心,讓他在講英文時更緊張,反而衍生出口吃,這下更對講英文有障礙了。
為了讓他放鬆心情,我笑說,講英文保有台灣腔,人家才會記得我們是台灣來的啊! 而且,你明明就是剛從台灣來的留學生,要是英文講得跟本地人一樣溜,是要逼死誰呀?學生沒料到我會這麼說,愣了一下後失笑。
因為自認英文能力不盡完美而怕開口,是多數留學生及新移民的共通議題。針對這個現象,十幾年前我在加州理工的國際學生中心服務時,就特地成立了一個每周聚會的 「文化交流討論團體」,教導國際學生如何和美國學生找話題打交道。每年我都會問新來的台灣學生,如果你在台灣的大學上課,同班有個美國同學,中文講得坑坑巴巴的,你們會聽不懂他的中文嗎? 所有人都說不會,就算比手畫腳也會猜得出來,而且多數人表示會很崇拜這位美國同學的勇氣,千里迢迢來台灣學中文上大學,所以還會很熱情的招呼這美國同學。於是我說,對呀,但是為什麼卻假設美國同學就會看不起我們呢?
我在加州理工服務的時候曾經有個很有趣的經驗。好幾個不同國家的國際學生要我評斷他們誰講英文最沒腔調。這一群裡有印度人,阿根廷人,蘇俄人,日本人,越南人,還有澳洲人。正在大家吵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我的美國同事突然幽幽地說,他突然很自卑,因為他赫然發現他是在座唯一一位只會講一種語言的人。這一說,讓在座的留學生們都開心不已,猛然自信大增。所以,英文程度好壞本身不是太大的問題,多學多講就能進步。但是如果預設一個卑微的態度自我打擊,卻會是個很大的絆腳石。
我剛到美國念碩士班時的前3個月,也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因為心理系對口語要求很高。第一次期中考完我是哭著回家的,因為我對自己很生氣,申論題的答案我都知道,就是沒法有條理的用英文回答出來。沒想到發考卷時我得了個A, 老師說我寫得很好,我回應說是老師給分太慷慨了。老師卻出乎意料的說:「這些題目,要是換成要我用中文回答,我可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呢!」 我的運氣很好,碰到一位這麼有同理心的老師;從那次之後,我開始勇敢地用我結結巴巴的英文發表意見,學著和同學聊電影,或打電話跟電話公司吵帳單上的錯誤。來美國20多年了,英文自然流暢了許多,但是難免還是會在文法上犯錯,或是個案講的一些字詞我聽不懂。當我請我的個案把我沒聽過的字詞解釋給我聽之時,反而讓他們覺得我沒有架子,很有親切感。
在外國留學,就是要多講,不怕錯,不懂就問,才能快速學會如何用正確的語調適切的表達抑揚頓挫。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那些話不能隨便亂講。我已經處理過好幾個案例,是因為中國或台灣的學生,在表達「(如何如何) 不如死了算了」 的修辭語句時,把師長或同學嚇到了,直接送到我這裡來接受精神狀態評估。
曾經有過一個學生,雖然我評估後有幫他向學校爭取說他只是一時之間說話意氣用事,最後還是被遣送回國,被交代要接受1年心理輔導之後才能有條件回美復學。更離譜的,是曾經有位中國來的單親媽媽,有天因為覺得沮喪,用他不是很流利的英文對著小孩的幼稚園老師表達說他累得「簡直是痛不欲生」,結果老師就報警把他送醫院觀察,兒子也同時被社會局帶走,而這太太所在的社區沒什麼華人可以幫他解釋,最後折騰了1年多才把兒子領回來。
面對這位一講英文就口吃的高材生,我跟他說,在美國講英文,要先學會聊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講天氣,談食物,不要把每次談話都當作是在考英文口試,期望自己文法一百分還要言之有物,就不會因為壓力太大而結巴了。拿著一張 「如何和美國人起話題」的講義回去,這位高材生似乎也安心了許多。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論壇》
新聞-
罷工落幕後的機師酒測
周金柱/中央大學博士、退休公務人員 華航機師罷工已暫時落幕,在罷工過程中,嚴格要求機組人員勤務前須酒測零檢出的...
-
菲律賓的反中情緒:一杯豆花潑出「有錢就撒野」的中國
余恭亮/商一名中國女留學生2月9日在馬尼拉電車站的票閘口遭員警攔下,表示禁止帶液體進入車站,該女子因不滿警方態度,將整杯...
-
兩岸開戰,北京與台北都是輸家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近年來在中華民國擔任國防部長,出席立法院時,永遠要面對立委質詢兩岸若是開戰,國軍到底可以撐幾天?...
-
韓青天開堂喊威武——開黃腔的鍘了性騷擾的
張勳慶/文字工作者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把仁武鄉內一位傳簡訊性騷的課長調非主管職,事後並對媒體擱下狠話事情並未結...
-
守護台灣:不公平的「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拿「蘋果比較橘子」
魏勤、葉育菊、吳思宜、陳華恩等/守護台灣編輯團隊 昨日,在小英總統出面表示「該是解決問題的時候」後,行政院及民...
-
公設辯護人:酒駕致死等同「故意殺人」的立法想像
簡松柏/台南高分院公設辯護人 2019年2月3日一則《酒駕致死等同「故意殺人」,蘇貞昌怒:應嚴懲》...
-
「吃一升還一斗」揪全民吃飯應援隊開伙做功德
陳建甫/大學教師台北通化街聖靈宮連續3年捐贈白米、物資,協助好人會館救災。2019年新年特別舉行祈福祭典,匯集信眾的愛心...
-
豬要屠宰前誰檢查,防檢局為何對基層獸醫下封口令?
翁雪育/護理師 2015年7月4日,蔡英文總統當時為總統候選人,受邀出席「台灣食品安全問題總診斷論壇」致詞時曾...
-
呂秋遠十點開示「釋字748號」 只有1點與異性婚權益不同
律師/呂秋遠我想,這個結局只能是現在的最好,縱然我從頭至尾都支持同志婚姻入民法,但是既然行政院做此決定,也只能仿效李前總...
-
【名采】陳樂融專欄:從命理看華航罷工事件
陳樂融/作家、作詞家、主持人開春第一要聞是中華民國首例機師罷工事件,歷經七天四度談判後落幕。網友問罷工是否與星象有關,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