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渣文本專欄:當朝會輸給早點名
新竹中學宣佈廢除朝會,主因是教育部的彈性晚到校政策,會讓學生出席狀況不一,因此決定廢除朝會制度,其頒獎等相關功能改以月會形式為之。此新聞一出,引起許多保守派人士悲憤,還有人指這是民進黨的去蔣化、去中國化政策所致。
但這些石頭腦或許不知道,現在許多高中一週只剩下一次朝會,這和當年天天朝會的狀況大不相同,因此這種「悲憤」,本質上只是種「思古之悠情」。在七十歲老頭都已經用LINE談事情的年代,可替代的溝通手段那麼多,還認為朝會能存在什麼偉大的工具性作用,鐵定是大腦不正常。
先來看看三十年前的朝會。基本上,當年的朝會就是軍隊早點名(或「五查」、「六查」)的變型簡化版,把全校所有人都叫出來到集合場,清查人數,整隊,然後升旗,各級長官講話,檢查服裝儀容,然後各自帶隊回教室。
軍隊的早點名流程和上述差不多,只是國旗有專人去升,多個「唱歌答數」橋段,而檢查服裝儀容則多在五查、六查時段做確認。就形式上來看,兩者的確非常類似,因此過往的朝會顯然有來自軍事化訓練或軍訓教育的傳統。
就實質功能面來看呢?軍隊早點名,其真正的功能是「確定大家都還在」,且「要開始集中精神上工啦」;而學校的朝會則主要是來做服儀檢查的,看當年大家最在意朝會的哪個橋段就知道了。
當然,就如同軍隊早點名一樣,朝會也有傳達政令、頒獎等等的作用,但必要性都不高,因為不論是軍中或學校,長官講話,大家都沒在聽啦!只有「班長」(還剛好都叫班長)出來宣佈今日重大工作事項時,大家才會比較注意一點。
你可以發現重點是在於實質功能,而不是形式,因此軍隊之所以還沒辦法廢除早點名,是因為還有清查人數、「掌握部隊」的作用。部隊漏人,那事情是一整個大條,我以前也的確碰過早點名時清查出有人脫離部隊掌握的狀況。但學校可以在教室就完成點名清查,實在沒必要拉出來集合。
服儀呢?這也是隨時應該注意的,因此軍隊中,除了新訓中心之外,許多基層部隊也廢除了五查、六查(有檢查服裝的部分),該時段改以簡單的集合點名(清查人數)了結。就學校的現況來說,因為廢除髮禁(雖然還有制服,但通常會有選擇性),因此服儀也沒抓那麼緊了,朝會的必要性就更低。
若要傳達事項呢?有廣播系統啊!白紙黑字的公告更不會出問題,再遜,各班也有「傳令兵」吧?真有要事須當面溝通,叫來傳話即可。更別說有些高中都已用app等軟體在傳達事項了。
「可是少了朝會,就沒有那種全校一體的凝聚感!」
是誰告訴你朝會就能產生這種凝聚感的?有研究嗎?還是自爽?朝會時的參與學生個體,都是隊列中的小小存在,根本看不到整體,哪會產生一體的凝聚感呢?會有爽度的,或許只有司令台上的「大哥大」們而已,他們可以看到「軍容壯盛」,當然會有一統天下的感受。
要創造社群的向心力,需要透過更有共融參與感的合作活動,像是觀看校際比賽,因為「大家」都能「看到」,所以才會產生向心力等內在價值。
「那頒獎典禮不也有同樣的效果?」
基本上,「獎」算是一種外在價值,引起共鳴的效果會低很多。像是重大賽事,到底是比賽過程比較能讓觀眾產生向心力,還是頒獎典禮呢?應該還是賽事過程為主吧?
頒獎典禮並非不重要,但相對於活動過程來得次要。在教育階段,更應該強化學生對於集體活動的參與(多讓他們出賽或觀賽),讓他們瞭解這些活動的意義與其延伸而出的內在價值,而不是強調頒獎這種最後階段。朝會若只是一直在頒獎,又有多少學生能認知這些獎項的意義與背後的努力過程呢?
在過往採用朝會這種形式,或許還真有其理,但在整體社會環境與人類可用工具都已大不相同的年代,還在堅持朝會制度,那其形式意義就會遠大於實質意義,也就是在耍「表面功夫」而已。那在教育的場合中,到底是應該教給學子「實質意義」,還是「表面功夫」呢?
在針對這主題發言之前,不妨先確認一下到底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部分。如果朝會擁有這麼崇高的價值,那自己也可以天天在家中舉辦,升個旗,檢查個服裝儀容。但有幾個人會真這樣做呢?
關鍵字
人渣文本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論壇》
新聞-
人渣文本專欄:國民黨射得出核彈嗎?
周偉航/大學教師總統與立委大選進入最後5周,各黨選舉戰鬥序列也都已大致底定,不論陣容是否殘缺,應該就是以如此態勢撐完整場...
-
陳鋕雄:從「挑出壞蘋果」到不責難的司改
陳鋕雄/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兼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近2、3年常耳聞一些青壯世代的司法官離職轉任律師或其他工作。此波離...
-
維族人權人士伊利夏提:紅色帝國的內部敵人
伊利夏提/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中國事務部主任我從沒有想過,我會成為種族滅絕集中營的受害者!活了大半生,直到2017年年初,...
-
黃揚名:盲目追求全球排名 成就了什麼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在亞洲社會,你常會看到什麼全世界第一、全球首創等等的標語,似乎加上這些標籤,就讓你的東西更...
-
李坤隆:政治素人不能沒有政治素養
李坤隆/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博雅課程教師當柯文哲掀起一陣政治素人的旋風之後,這次大選又有一位政治素人讓政治捲起千堆雪,那就是...
-
吳瑞北:校務基金修法勿成「假改革」大戲
吳瑞北/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民國99年經費稽核委員會召集人台灣學生聯合會加上教師工會及家長聯盟等共十餘個團體日前齊集教育...
-
【澄社評論】畢恆達:共融宿舍是性平必經之路
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與學生團體合力推動下,決議將於明年9月於公館...
-
【國際蘋道/韓國】何雅雯:韓國大字報與香港連儂牆
韓國特派員:何雅雯/韓國西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香港反送中(反修例)尚未擴大之前,台灣人已經率先大規模表態支持,繼而就是韓國...
-
陳啟濃:校慶為何一定要辦運動會
陳啟濃/水里國中校長 12月是高國中小學校慶活動的旺季,大多數的學校千篇一律都是舉辦運動會,鼓勵學生多運動的意...
-
賴明煌:說與做各一套的政客值得信賴嗎
賴明煌/嘉義市政府前祕書長 近日某總統候選人之妻手拎著15萬LV包包代夫跑攤招引選票,繼其暴利挖砂石案後,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