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坪專欄:幼兒園評鑑制度的漏洞

讓父母無法快樂的兒童節【幼教篇】幼兒園評鑑制度的漏洞
劉昌坪/律師、新手爸爸
隨著社會結構改變,越來越多的雙薪家庭因為無法兼顧子女照顧,而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讀。然而,近來幼兒園頻頻傳出兒童被虐待的新聞事件,例如台南市有幼兒園把只有2歲大的幼兒過肩摔,導致孩子腦震盪。此外,台中市的幼兒園,甚至傳出以鐵尺毆打、折手指、逼幼童憋尿等方式,虐待只有5歲的幼童。當然,絕非所有幼兒園都會發生虐童事件,但上開惡劣行徑已經讓許多父母忍不住擔心,類似事件會不會有一天也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兒童一旦遭受虐待,對其身心發展將造成難以回復之創傷,甚至可能造成一輩子的影響。基於保護兒童身心健康及人格健全成長,國家對之負有特別保護義務,應基於兒童最佳利益,依家庭對子女保護教養之情況,以及社會及經濟之進展,採取必要措施,始符合《憲法》保障兒童人格權的要求(參見大法官釋字587、603、656及664號解釋意旨)。正是為了落實上開《憲法》意旨,《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37條乃明定:「父母或監護人對幼兒園提供之教保服務方式及內容有異議時,得請求幼兒園提出說明,幼兒園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並視需要修正或調整之。」
此外,雖然《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已規定教保服務人員的資格要件,但資格要件乃是法律的通案規定,個別幼兒園的評鑑結果更攸關父母如何為孩子選擇適當的幼兒園。依據「幼兒園評鑑辦法 」第4條規定,幼兒園評鑑可分為「基礎評鑑」、「專業認證評鑑」及「追蹤評鑑」(也就是針對基礎評鑑未通過之項目,依原評鑑指標辦理追蹤評鑑),因此嚴格而言,對於父母最具有參考意義者,乃是「基礎評鑑」及「專業認證評鑑」。
其中就「基礎評鑑」而言,「幼兒園評鑑辦法」第5條雖然規定,直轄市、縣(市)轄區內的所有幼兒園都應該接受評鑑,因此具有強制性質。但事實上,「基礎評鑑」雖有部分項目涉及幼童受教權(例如「教保活動課程」),但與幼童安全較有直接密切關係者,卻僅有「餐飲與衛生管理」及「安全管理」(亦僅規範「交通安全」與「場地安全」)。基礎評鑑項目中針對「教保服務人員」,僅要求比例應符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之規定,以及學歷證書或資格證書應懸掛於園內足資辨識之處所,但此皆為「師生比例」及「資訊公開」的基本要求,是否足夠保障幼童安全,實值得深思。
再者,關於「專業認證評鑑」,絕大多數家長可能都不知道,依「幼兒園評鑑辦法 」第5條第2項規定,幼兒園只要通過「基礎評鑑」,即可自由決定是否提出申請,因此「專業認證評鑑」並非屬於強制評鑑,原本希望藉由「專業認證評鑑」再進一步細分幼兒園良莠的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更進一步言,即使幼兒園自願申請並通過「專業認證評鑑」,認可證書的有效期間亦可長達5年之久,而無須每年再進行評鑑。
保護兒童就是保護國家的未來,讓孩子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中成長,不僅是所有父母的心願,政府也有義務讓保障兒童安全的措施盡可能無漏洞,才能真正落實《憲法》第156條明文規定,國家應實施兒童福利政策之意旨。
關鍵字
劉昌坪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論壇》
新聞-
小心翼翼的「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過得了嗎?
簡松柏/台南高分院公設辯護人 有關同性婚姻的法律名稱,行政院首創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的「施行法」立法例、即「司...
-
韓國瑜參選 賠了夫人又折兵?
邱智淵/獨立評論人,曾任國大代表 隨著蔡英文已經發起攻擊線,柯文哲正在展開競逐總統的全島大佈局,國民黨中央卻仍...
-
呂秋遠:吳敦義提「兩岸和平協議」有錯嗎?
呂秋遠/律師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提出所謂的「兩岸和平協議」一說,引起國內不少討論,反對者從中國政府於1951年與西藏簽署...
-
化了妝的同性婚姻法
裘佩恩/律師 行政院提出的專法版本:「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名稱看似中性,但其第二條明確表示:「稱...
-
【名采】陳雪專欄:疾病是考驗
陳雪/小說家父親因為癌症開始化療之後,暫停了工作,每天他幾乎都會去公園運動,我每次打電話回家,問他化療的狀況,他總是說「...
-
【名采】許皓宜專欄:管教不是暴力的理由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同學會上,一群成年人生動描述:小時候如果考不好,老師會用多麼厲害的棍子「嚴加管教」。參加同學會的師長們...
-
【名采】阮慶岳專欄:山腳與稻田裡的美術館
阮慶岳/小說家、建築師近年來,由政府主導的大型文化性建築,在台灣的各個主要城市接續亮相,不管台中歌劇院、嘉義故宮南院、高...
-
【名采】張曼娟專欄:火神降臨的日子
張曼娟/作家元宵前到南部去,晚上車子駛過市區,看見一隊迤邐的閃亮亮隊伍,是由大人和小孩組成的,還有義交維持安全。他們手上...
-
【名采】石芳瑜專欄:疲人脈與弱連結
石芳瑜/作家華人愛談人情、聊關係。中國十四億人口,大家都想出人頭地,處處講究關係,所以談情商、人脈的書籍最近連台灣都大賣...
-
【名采】魚夫專欄:趣談棺材板
魚夫/作家「棺材板」這種食物是從台南開始的,不過在民風保守的府城,一開始只是口耳相傳,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正式掛牌。這一味名...